新型冠状病毒(2019-nCoV) 抗原检测试剂盒

注册证号:国械注准20223400361

产品详情 点击 了解更多!
新闻中心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关于艾康 > 新闻中心 > 健康管理 > 10年消除丙肝方案重磅发布,现实中我们需要认知到这些?
10年消除丙肝方案重磅发布,现实中我们需要认知到这些?
时间:2021-09-22 浏览次数:

为落实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-2030年)》有关要求,降低丙肝流行水平,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,助力实现全球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目标,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、科技部办公厅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、公安部办公厅、民政部办公厅、司法部办公厅、财政部办公厅、国家医保局办公室、国家药监局综合制定《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(2021-2030年)》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22095353.png


工作方案明确强调


1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、传染病专科医院、各级疾控机构100%具备丙肝抗体和核酸检测能力。全国临床用血丙肝病毒核酸检测率达100%。


2、到2025年,新报告抗体阳性者的核酸检测率达90%以上,到2030年,新报告抗体阳性者的核酸检测率达95%以上。


3、实施大众人群“愿检尽检”策略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动员40岁以上人群进行检测,鼓励将丙肝抗体检测纳入健康体检、婚前医学检查。


4、实施抗体阳性者“核酸检测全覆盖”策略。


医疗卫生机构对检测发现的抗体阳性者要及时进行核酸检测,不具备核酸检测条件的,要及时将抗体阳性者转介至定点医疗机构。动员既往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丙肝病例进行核酸检测。鼓励同级医疗卫生机构互认丙肝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。


上千万的丙肝感染者


说起中国发病率第一的传染病——肝炎,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“乙肝”,而不会注意到它的姐妹“丙肝”。中国肝炎防控基金会近年的一项公众调查显示,只有38%的人听说过丙肝,远低于对甲肝(91%)和乙肝(95%)的认识。


与其低知晓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高危害性。同样是以血液传播,同样会发展成慢性肝炎,同样会引发肝硬化和肝癌,丙肝病毒比乙肝病毒“沉默”得多,往往能在人身上潜伏20-30年,且一有症状已成重病,迄今为止尚未有针对性疫苗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22095358.jpg


不了解、不重视、不治疗,让丙肝从局部地区的病例,逐渐变成中国第五大传染病。


在中国之外,丙肝也从未停止攻城掠地的脚步。20世纪70年代,苏格兰地区就曾出现丙肝病毒的大肆传播;在日本和意大利,50-60%的肝癌由丙肝病毒所引起;在美国,丙肝造成的死亡人数甚至超过了艾滋病。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统计,全球逾7100万人感染了丙肝病毒,感染率破3%,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.5万例。冰山之下还有大批尚未被发现的病毒感染者和携带者,稍不留意,下一个感染者可能就在你我之间。 因此丙肝病毒的发现,对我们认识和治疗丙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 。


千年病毒在战场埋下的根


被现代医学确认的丙肝病毒,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流行的黄疸性肝炎。近现代以来丙肝的爆发和传播,则更像是二战战场上扩散开来的一团乌云。《病毒学杂志》的一篇研究,在对全球丙肝病例数据进行分析后,猜测性地把丙肝传播和二战时的野战医院联系到一起,认为匮乏的医疗条件滋生了血源性丙肝病毒的传播。而战争结束后携带或感染病毒的士兵,又成为丙肝病毒传到了世界各地的种子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22095403.jpg

▲丙肝的传播可能与二战有关(图片来源:USMC [Public domain])


目前我们还没办法真正确定二战和丙肝传播的直接相关性,但可以确定的是,二战对丙肝病毒发现和治疗起到了推动。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的1947年,一些科学家基于过往经验和二战士兵肝炎病例,建设性地提出了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的存在,为现代医学探索病毒性肝炎敲开了一扇窗,也间接带动了丙肝病毒的发现和治疗。


隐匿的病毒的发现


最初,人们推测甲肝病毒经由口-粪传播,而乙肝病毒经由血液传播。接下来的十几年当中,科学家们试图找到这两种肝炎的“元凶”,并以此研发更好的治疗药物来对抗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。


1965年之后,人们推测中的乙肝和甲肝病毒相继被发现,但当时的一位科学家哈维·阿尔特(Harvey J.Alter)教授很快发现,它们并不是肝炎病毒的全部。因为,在输血后发现的肝炎样本中,有近80%病例既不属于乙肝也不属于甲肝。这也就意味着,存在第三种肝炎病毒,和乙肝病毒一样,以血液等体液为传播途径,隐匿在人群中无声地传播,成为影响输血乃至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。


在之后长达15年的时间里,受当时的医学研究手段所限,阿尔特教授和他的团队都未能窥见这第三种肝炎病毒的真容。但是他们依然尽其所能,给世界竖起了安全的防护墙——通过增加输血检测指标,将输血后病毒性肝炎的感染从33%降低至4%;并为病毒的发现留下了线索——在黑猩猩身上培养神秘的第三种肝炎的感染血清,并将它留给能破解密码的接任者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22095409.png

▲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,由科学家哈维·奥尔特(Harvey J. Alter),迈克尔·霍顿(Michael Houghton)和查尔斯·莱斯(Charles M. Ric)共同获得。


1989年,迈克尔·霍顿(Michael Houghton)教授和他的团队接过了接力棒。利用分子生物学克隆技术,他们分离出了丙肝病毒的RNA片段(HCV-RNA),让丙肝检测从以往的排除法发现,进入到了精准化发现的新阶段。


通过这个技术,科学家得以检测出:88%既不属于乙肝也不属于甲肝的病例,正是丙肝!这样的检测被迅速应用于世界范围内的输血及血制品筛查,到1992年随着技术的改进,丙肝病毒几乎从输血及血制品供应中绝迹,每年让数百万患者免受丙肝感染。


丙肝传播绝非一碰就感染


血液传播曾是丙肝病毒最常见的传播方式。随着国内血液制品检测方法的改善,目前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为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,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、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、文身等。此外,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也是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22095413.jpg


一般的接触行为不会传染丙肝病毒,如接吻、拥抱、喷嚏/咳嗽、共用水杯/餐具等。


丙肝实验室诊断


面对丙肝如同开挂一般的“隐形术”,难道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,任凭丙肝病毒在我们体内肆虐逍遥了吗?


随着医学的进步,目前临床上我们已经找到了探测丙肝痕迹的重要手段。



微信图片_20210922095418.jpg


事实上,丙型肝炎的病人就算体检结果显示肝功能正常,但一旦感染而没有进行病毒清除治疗的话,病情依然是进展的。因此很多病人感染初期没发现,到了晚期或得了肝硬化或肝癌才发现患上丙肝,此时进行治疗为时已晚。因此建议年纪较大、有高危行为的人应当
主动做丙肝抗体筛查,发现有感染者需尽快接受治疗,因为越早治疗,效果越好。


通常使用两种方法来检测是否感染丙肝病毒:一种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——抗HCV,另一种是检测丙肝病毒的定量——HCV-RNA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22095423.jpg


哪些人应该接受丙肝检查?


有些人群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较高,应该进行HCV检测。这些人群包括

  • 有静脉药瘾史者;

  • 有职业或其他原因(纹身、穿孔、针灸等)所致的针刺伤史者;

  • 有医源性暴露史,包括手术、透析、不洁口腔诊疗操作、器官或组织移植者;

  • 有高危性行为史,如多个性伴、男男同性恋者;

  • HCV感染者的性伴侣及家庭成员;

  • HIV感染者及其性伴侣;

  • HCV感染母亲所生的子女;检验医学网

  • 破损皮肤和黏膜被HCV感染者血液污染者;

  • 有输血或应用血液制品史者;

  • 各种有创导管及其他有创介入诊疗者;

  • 内镜如胃镜、肠镜、气管镜、膀胱镜等检查者;

  • 血液透析人群;

  • 肝脏生化检测不明原因异常者,如ALT升高、胆红素升高。


2016年,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得到全球范围的积极响应。2018年,已经有一些国家有望在2030年消除丙肝,包括澳大利亚、冰岛等高收入国家,也包括埃及等低收入国家。各国根据经济状况、人口规模、医疗体系、丙肝患病率等因素,创建适合自己的丙肝消除模式,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

丙肝从发现到治愈,是人类战胜一种疾病的伟大实践。

然而,丙肝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完全解决。虽说已有丙肝特效药,目前还没有关于疫苗开发成功的消息,一个疾病要完全战胜,不但需要治疗,更需要从根本上来预防。其次,在社会上,还有很多丙肝病毒感染者没有得到治疗,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而言,应该提早做丙肝病毒RNA的检查,进行抗病毒治疗,才可大大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。

微信图片_20210922095427.jpg

新型冠状病毒(2019-nCoV) 抗原检测试剂盒

注册证号:国械注准20223400361

产品详情 点击 了解更多!
顶部
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