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冠状病毒(2019-nCoV) 抗原检测试剂盒
注册证号:国械注准20223400361
注册证号:国械注准20223400361
提到艾滋病,大多数人对它的恐惧一点不亚于癌症。
自1981年美国报道了全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人,艾滋病被发现已经40几年了。因其传染性、高死亡率、一旦感染就需要终身吃药控制,成为极具威胁的特殊疾病。
艾滋病感染者新变化
据2022年8月发布的《中国人私生活质量调查》显示,70后、80后的人群初次性行为平均年龄在22-24岁之间,而95后初次性行为平均年龄则在19岁,明显向前推移了,而且四分之三的95后在20岁前就已经发生过性行为了。足以可见,年轻人的性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《HIV/AIDS流行病学研究进展》显示,截止到2020年底,我国有105.3万人感染艾滋病毒,有35.1万人因此而死亡,我国平均每四分钟新发现一例感染艾滋病患者。
其中,有两个群体要引起关注: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及青年学生,成为了艾滋病的高危人群。
2022年的《柳叶刀》声明指出,全世界50岁及以上的艾滋病感染人数2015年时有540万,到了2020年已经增长到了810万人,老年艾滋病患者人数正在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。
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、血液和母婴三种传播途径传播。
最早主要是因吸毒血液传播导致的。到了2007年,性行为传播占比42.3%,血液传播占比29.2%,之后性行为传播途径占比一直上升,到2019年性传播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,已占到艾滋病毒感染的95%以上[1]。异性性传播占73.7%,男性同性性传播占23.0%。
艾滋「卧底」体内,有哪些信号
那如何识别对方或者自己有没有可能感染了艾滋病毒呢?这些异常,可能是艾滋病发出的信号,要提高警惕。
● 头疼:这种症状影响了两分之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,其中四分之一以上的人患有慢性偏头痛。但也可能是其他问题的结果,如感染,神经系统疾病和药物引起的毒性。
● 发热:艾滋病毒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发烧。艾滋病相关的发烧有很多原因,包括对疾病的反应,艾滋病毒药物以及免疫力下降导致的其他感染。其他症状可伴有发烧,如疲劳,淋巴结肿大和盗汗。医生可根据发烧的严重程度和原因提供多种治疗方案。
● 淋巴结肿大:艾滋病另一个早期症状是淋巴结肿大。如果发现颈部、腋下或者腹股沟出现坚硬、可移动的淋巴结肿块,并且超过三个月,一定要警惕。
● 皮肤症状:皮肤或者口腔等部位,如果出现隆起的粉色或者紫红色大斑点,并且不痛不痒。咽部、喉部等出现白膜,或者私处出现鳞屑性斑、瘙痒。
除此之外,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、盗汗、难以恢复的疲乏、数周的慢性腹泻等,也可能与艾滋病有关。
艾滋的误解
前面已经讲了艾滋病毒有3大传播途径,对此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:与艾滋病患者接吻会不会传染?共用一条毛巾会不会传染艾滋?能一起吃饭吗?对于这些问题你是不是也同样心存疑虑,在解惑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艾滋病毒传播的3个必备条件:
1.活病毒
注意,病毒必须是活的,才能传播。
HIV只能在人体中存活,离开人体很快就会死亡。尤其在高温和干燥的体外环境,脆弱的HIV很快就会挂掉。
2.病毒数量足
病毒量太少时,我们的免疫系统就能干掉它们。
尿液、泪液、汗液、唾液中的HIV含量非常少或者没有,根本不足以引起传播。只有在血液、精液、阴道分泌物、胸腹水、脑脊液、羊水、乳汁等体液中,病毒的含量才很高,引起传染的风险也比较大。
3.能进入体内
足量的活病毒,必须进入人体内,才能导致感染。
这意味着,接触者的皮肤、黏膜(阴道、直肠、口腔等)要有破口,而且前面提到的三大传播条件也不能少才有可能被感染。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前面几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。
这时不经有人会问,感染艾滋病毒,就等于患上艾滋病吗?
答案也是不正确的,艾滋病毒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(主要是CD4细胞),让人的免疫力逐渐减弱。但如果能早期发现并正确治疗,是可以携带病毒长达几十年而不发展为艾滋病。
临床诊断艾滋病的标准是:携带艾滋病病毒,并且出现免疫低下引起的机会性感染,或是每微升血液里的CD4细胞少于200个。
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终末期,是一个比较漫长复杂的过程。根据感染后的临床表现,HIV感染的全过程可分为急性期、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。病情发展到艾滋病期,才算是艾滋病患者[2]。
艾滋的检查
现在新诊断的HIV感染者在接受治疗后,预期寿命已经接近正常,但是这个的前提是做到早发现,早治疗。要判断是否感染了艾滋,除了结合流行病学史及有无发生高危行为外,就是利用实验室检测结果来判断。
因为艾滋病病毒存在窗口期,可能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段时间内,并不能检测出来。窗口期一般在1—8周,为了结果准确,建议在这期间不要再进行有可能传染的行为,6周后再去检查一遍,多次检测再确诊。
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?
● HIV抗体和P24抗原:抗体分初筛试验和确认试验。
● HIV病毒载量:HIV核酸定量。
● CD4淋巴细胞计数:评价免疫功能缺陷状态。
参考文献:
[1]绳宇,徐晓华,赵亚芳.我国艾滋病流行、防控及关怀现状[J].中国护理管理,2019,19(12):1761-1765.
[2]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(2018版)[J].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,2019,4(02):65-84.
来源:39健康网、腾讯医典
由艾康生物整理发布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如有违规请联系删除
注册证号:国械注准20223400361